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经济金融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出台有关文件明确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的基本原则、工作机制、工作责任、具体举措和重点任务。
2021年5月1日,我国首部《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始施行,对于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各尽其责、通力协作的非法集资综合治理格局,防范化解风险,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打着“元宇宙”、“NFT”(非同质化代币)等新概念实施非法集资开始冒头。这些犯罪活动往往以“元宇宙投资项目”“元宇宙链游”等名目吸收资金,涉嫌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具有较大诱惑力、较强欺骗性,参与者易遭受财产损失。
关于元宇宙,维基百科是这样定义的:是一个集体虚拟共享空间,由虚拟增强的物理现实和物理持久的虚拟空间融合而创造,包括所有虚拟世界、增强现实和互联网的总和。简单的说,元宇宙是Web3.0时期的数字世界。
NFT全称为Non-Fungible Tokens,即“非同质化代币”。在谷歌上被定义为:存储在区块链上的数据单位,证明资产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不能互换。NFTs通常可以是照片、视频、音频和其他类型的数字资产。NFT是元宇宙中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未来的元宇宙生态系统中,应该是同质化资产与非同质化资产共存。
2022年2月18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发布《关于防范以“元宇宙”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提示有关手法及风险包括:
NO.1-编造虚假元宇宙投资项目
有的不法分子翻炒与元宇宙相关的游戏制作、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概念,编造包装名目众多的高科技投资项目,公开虚假宣传高额收益,借机吸收公众资金,具有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行为特征。
NO.2-打着元宇宙区块链游戏旗号诈骗
有的不法分子捆绑“元宇宙”概念,宣称“边玩游戏边赚钱”“投资周期短、收益高”,诱骗参与者通过兑换虚拟币、购买游戏装备等方式投资。此类游戏具有较强迷惑性,存在卷款跑路等风险。
NO.3-恶意炒作元宇宙房地产圈钱
有的不法分子利用元宇宙热点概念渲染虚拟房地产价格上涨预期,人为营造抢购假象,引诱进场囤积买卖,须警惕此类投机炒作风险。
NO.4-变相从事元宇宙虚拟币非法谋利
有的不法分子号称所发虚拟币为未来“元宇宙通行货币”,诱导公众购买投资。此类“虚拟货币”往往是不法分子自发的空气币,主要通过操纵价格、设置提现门槛等幕后手段非法获利。
来源(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048440.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