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9月24日讯 江苏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决策部署,出台一揽子行动方案及配套举措,实施装备高端跃升、智改数转网联赋能、绿色低碳转型等重点行动,促进“产供销、上下游、政银企、线上下”联动。1-8月,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总量超过全国10%。在今天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沈剑荣介绍了相关情况。江苏是制造业大省,制造业规模占全国13%。针对省情实际、企业所需,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在今年3月率先出台了制造业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设备更新项目贷款,由省级财政贴息1个点,设区市统筹再贴息1个点,共2个点。同时,获得中央财政贴息1.5个百分点的项目仍可享受省级贴息支持。随后,围绕城市更新和建筑市政基础设施、环境基础设施、交通运输设备等领域,陆续出台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全方位、多领域有效降低设备更新融资成本。为做优做实贷款贴息工作,力促协同联动。通过政府贴息、银行让利,实现项目贷款利率从3.85%左右下降到1.5%左右。力推供需对接,聚焦“三年实施5.5万个‘智改数转网联’项目”、“每年推动6000个以上工业技改项目”等重点任务,编制设备更新需求、优质设备供给、项目融资需求3张清单,组织供需对接活动30余场、覆盖企业超3000家次。力求“免申直达”,贴息资金由财政预拨到银行,与放贷挂钩,企业直接按扣减后利率付息,无需申报垫资。目前,已达成282 个项目贷款合同,撬动近 750亿元银行贷款支持设备更新。从成效来看,截至9月20日,全省累计完成更新工业领域设备21.9万台(套),更新住宅老旧电梯3000余部,更新供水、供热、供气管网2027公里,更新教育科研仪器19.3万台(套),1-8月江苏专用设备、纺织、金属制品、汽车等行业购置设备投资分别增加119.9%、69.5%、54.3%和36.4%。他说,江苏省经济延续回升向好,离不开“铺天盖地”的中小微企业。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江苏省不断充实政策工具箱,除设备更新贷款贴息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为解决企业融资信用问题,出台“设备担”政策,为中小微企业购置或更新设备提供贷款担保,单户企业担保额度最高5000万元,年化担保费率不超过1%。省财政按照担保费的80%给予补贴。银行和担保机构自主审核确定支持对象及其设备购置更新改造项目,企业免申即享。补贴资金由财政部门对担保机构先预拨、后结算。省财政对承保担保机构的代偿损失给予20%的风险补偿。截至9月20日,已有143家企业提交了17.1亿元的“设备担”需求。为解决融资难问题,出台“专精特新贷”政策,服务全省1.2万家“专精特新”企业,这是江苏最具活力的创新群体。“专精特新贷”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和项目贷款两类支持,单户贷款额度最高3000万元。对于不良贷款,明确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给予最高80%的风险补偿,消除银行后顾之忧。截至9月20日,已投放“专精特新贷” 112.6亿元,惠及1542家专精特新企业。同时,出台科技创新企业首贷贴息政策,服务全省6.5万家科技型创新企业,这是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省财政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首次贷款,给予贷款金额年化 1% 的贴息,单户贷款额度最高2000万元。截至9月20日,已有684家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交首贷需求,总额35.34亿元,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占比93%。据介绍,当前还开展了支持各市县积极组织“政银担企”对接活动,发挥贴息、担保、风险补偿等政策组合效应,更快响应中小微企业“短期、小额、急迫”的资金需求,推行“见贷即担”“见担速贷”,加力打好政策“组合拳”,为企业增信,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122424.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