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停火协议正式生效,停火为期4天,加沙地带人们生活暂归平静。至24日,本轮巴以冲突致双方超1.62万人死亡。在巴以和俄乌战场,一个共同点越发引人注意: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电子战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科技影响了战争的走势。有媒体甚至报道称:“程序定生死”。据环球时报报道,巴以冲突爆发后,以色列的高科技公司加入了战争。以色列国防军紧急征召了36万名预备役人员,其中约1/3都来自该国的初创企业和科技公司,而且很多民间高科技企业的创始人都是从军队退役的。这些公司正在为该国新式武器研发、网络攻防、人质救援等方面提供支持。这些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的效果是显著的。据报道,自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国防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击了加沙地带1.1万多个目标,一天内就发现并摧毁了150个隧道。与过去不同的是,90%的目标是实时生成并被打击的,报道称这要归功于“人工智能和数百名以色列国防军情报官员的共同努力”。在俄乌战场,双方也一直致力于电子战,一个重要表现是利用无人机互相攻击,也都在积极研究无人机战术战法和研发反无人机的武器。参考消息援引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11月23日报道称,俄罗斯电子战系统对抗大量廉价无人机的能力不断增强,而乌克兰一直在利用这种无人机执行各种任务,从战场侦察与通信到针对坦克等目标制造撞击后的爆炸。在电子战方面,乌克兰无论在技术实力还是操作技能上,起点都要低得多,目前它正在努力发展本土电子战能力,以便与俄罗斯人在这一领域抗衡。今年4月,就有媒体表示:“人工智能将带来新军事革命”。参考消息网援引西班牙每日新闻网站4月10日报道称,人工智能在未来将改变军队和战争的性质。人工智能构成了世界大国之间军备竞赛的核心环节。自主无人机、目标识别、预判敌人移动、军事策略制定、作战及军队后勤模拟……这些是世界主要军队已经在战场上和战场外赋予人工智能的许多用途中的一部分。由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驾驶、网络舆情战、情报收集分析和自主武器系统等显著增强了军队的作战能力,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新技术应用监管不足导致可怕后果的严重担忧。西班牙每日新闻网站报道称,专家认为,人工智能在战场上带来的主要危险与使用设计不当的算法有关,这些算法可能会导致大量平民伤亡和友军误伤事件。(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周艳 综合新华网、参考消息、环球网等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080645.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