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数字化转型赋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文 | 张育广 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常委、研究员;严嘉颖 该校硕士研究生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产业分工和转移呈现新趋势,科技创新日益成为产业发展核心驱动力,社会经济数字化转型日益深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作为中国制造的重要支撑,是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企业数字化建设的本质是以数字化手段助力商业要素的有效联合、商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商业风险的有效管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制定更加精准的营销策略和产品开发计划,建立更加精细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制定出更具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加速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在细分市场上形成差异化优势。数字化转型成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

然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之路上还存在不少痛点,例如企业整体数字化转型关键基础能力不足、数字化相关人才供给不足、转型资金压力较大,对数字化转型认知不足、意愿不强等问题。为此,需要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实痛点精准施策、赋能纾困,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内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围绕企业特征部署精准有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由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具有行业垂直度高、专业性强的行业特征,通用泛化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往往不能满足其转型升级需求。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围绕创新链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在面向技术、管理、生产、产品、服务等全过程的细分场景迅速实现数字化转型,鼓励市场面向中小企业提供更加便捷、成本更加经济的场景数字化解决方案。

在技术上,推动企业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低代码等技术的应用和解决方案,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业务效率和竞争力。

在管理上,加强系统布局,推动企业全面深化研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数字化的全流程应用,通过数字化的全流程管理系统,例如ERP系统、CRM系统、HR系统等,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

在生产上,利用数字化营销,借助CRM、电商平台、工业电子商务等工具来拓展市场渠道、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品牌影响力。

在服务上,平台企业需聚焦专精特新企业转型实际需求和差异化需求,以灵活的方式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具有普惠性和个性化的平台服务,积极开拓更加广阔的业务发展空间。

二:针对企业痛点加大数字化转型政策支持

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作为国家战略进入实施阶段,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扶持成为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落地的重要助力。目前政策主要集中在融资、人才、财税优惠、信贷支持等方面。应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现实困难,科学精准制定帮扶政策,加大全流程的数字化转型政策支持。

加强转型引导。地方各级主管部门可加强宣传推广,加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衔接,结合当地实际出台配套措施,加强分类指导和跟踪服务,因地制宜落实相关政策举措,降低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畏难”情绪,提升数字化转型意愿,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按照“企业出一点、平台让一点、政府补一点”的思路,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发挥地方政府专项资金作用,鼓励平台减免转型共性需求支出,鼓励金融机构研制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专项产品服务,设立专项贷款,拓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转型融资渠道,减少企业数字化转型资金压力。

完善配套服务。要构建完善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持续提升政策咨询、技术指导、人才培训等服务水平,提升企业整体数字化转型关键基础能力。

三:全面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改造

产业链供应链的数字化改造,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早在2017年,国务院就提出“以供应链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为路径,创新发展供应链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的要求。

中小企业主动融入产业链供应链。充分利用工业大数据,提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内部管理、生产工艺水平,优化产业链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鼓励大企业带动更多中小企业融入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发挥产业链供应链的龙头引领作用。发挥产业链龙头企业、关键环节主导企业和产业创新综合体的引领作用,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打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上成员在信息、技术、管理、知识等方面互联互通,实现在研发设计、生产管理、仓储运输、电商销售等环节的业务协同。

以工业大脑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目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成为中小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充分释放价值的新引擎和加速器。加快“工业大脑”布局,为产业链供应链的数字化改造汇聚共享数据、共性技术、共用资源和公共政策服务,实现生产资源的有效链接、弹性供给和高效分配,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四:构建全链条、多层次数字化人才培育体系

人才是数字经济的第一资源和核心驱动力,数字化人才缺乏是制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问题,应从供需两端出发,构建全链条、多层次的数字化人才培育体系。

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各地应基于产业需求,对数字化技能人才、运营人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等分类培养,加大“高精尖缺”人才引进力度,以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以人才链服务产业链,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要加大内部数字化人才培养力度。从实际业务需求出发,搭建适应企业发展策略的数字化人才发展体系,畅通企业内部的数字化人才发展和补给通道,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和能力。

全链条、多途径加大数字化人才供应力度。各地方政府应持续加大数字技术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引导高校加强对中小企业数字化人才的培养,推动校企产学研合作,激发行业协会、培训机构、咨询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在数字技能人才培育中的作用,全面促进数字化人才培育体系的形成。

注:本文系广东工业大学教育研究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

数字化转型赋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010939.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0)
中国网的头像中国网
上一篇 2023年4月3日
下一篇 2023年4月3日
数字品牌中国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