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大厅内,屏幕上能查询企业关心的各类问题 金旻矣 摄(下同)
一站式服务,一群贴心人,打通政策服务“最后一公里”。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然而,这群市场经济的“绝对主体”,却往往也是市场中的“弱势群体”,惠企政策“找不到、看不懂、报不了”成为很多中小企业的难点和痛点。
记者昨天从“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主题采访中获悉,上海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决策部署,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各种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目前上海已累计培育超过7000家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0家,到今年底将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00家以上。
帮助企业捧回国际大奖
去年7月,上海芯龙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民站上了瑞士日内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员国大会的领奖台,接过了世界知识产权领域最高奖项——首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全球奖”奖杯。
这次获奖绝非易事。来自62个国家的272家企业申报,5家企业笑到了最后,芯龙光电就是其一,也是唯一的LED照明行业企业。回顾申报过程,魏民感慨良多:“申报这个奖,没有先例可循,当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来找我们时,我们并没信心,第一轮还因为自测不太优秀而放弃了。”然而中心没有放弃,点对点联络并确认企业是否符合条件,又组织企业开展咨询交流,引导企业填报。“领奖时才知道这个奖超乎想象。现在在很多国家,我们都是行业内的首选中国品牌。”魏民说。
这并不是这家企业的首次在国际亮相。去年进博会上,上海市企业服务云遴选了包括芯龙光电在内的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驻技术装备展区,与海外领先水平同台竞技。此前,进博会的参展商多为大型企业,国内中小企业很难接触到他们。而当企业从“参观商”变成“参展商”后,事情变得异常顺利。
“身份的转变改变了外企巨头的认知,我们对接到了半导体大牌供应商美国德州仪器、软件供应商,还同各大汽车品牌切磋交流,并考虑将车灯设计中的严苛标准引入景观和建筑照明中,这预计将成为公司今年营收的突破点。”魏民说,这一切都得益于服务中心的帮助,“中心会根据企业自身特点,量身定制符合企业发展阶段的方案。”
“一站式服务”让政策落地
芯龙光电,只是上海万千中小企业的缩影。为了营造适合中小企业成长的营商环境和经济土壤,上海开发了服务企业官方平台“上海市企业服务云”,由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运营,通过“一站式服务”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上海市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提到,要强化涉企政策统一发布,及时向“一网通办”和“企业服务云”归集。“政策知识库”“今日申报”等栏目的推出,为企业提供系列线上政策检索、订阅等服务。
图说:服务中心主任卫丙戊在介绍中心概况
去年,通过数据挖掘,“惠企政策一窗通”新增了34项专项资金政策、34项税收政策快速智能匹配,实现快速匹配政策总数达99项。目前已入库实用型和匹配政策达241项,已录入雷达图企业6237家,形成雷达图数据超10万条。“政策千条万条,落地第一条,智能匹配可以拆解各类政策的关注点,增加程序和信息量的公正公开,减少制度性成本可能造成的权力寻租。”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卫丙戊告诉记者。
此外,在位于徐汇区的服务中心内,还提供“一门式诉求”服务。一楼大厅内的线下诉求接待台,可以收集企业的各类问题,当场给予解答或分派至中心不同部门协调解决。墙上的一面面触摸屏,则列出了企业关心的创业者地图、社保办理、银行开户、选址决策参考、志愿者服务等服务信息,上海创业者群体的学历、年龄、背景等“典型画像”一目了然,各区服务站点也可按图索骥。
服务专员成企业“贴心人”
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服务队伍的拓展延伸也至关重要。在上海,活跃着一批中小企业服务专员和志愿专家队伍,成为对接政府资源和中小企业的“贴心人”。
来自南京东路街道办事处营商环境办公室的柴昉一,就是这样一名服务专员。她告诉记者,目前注册在辖区内的中小企业约2000余家,作为街道8名服务专员之一,她负责对接250家企业,每家企业每年至少要跑一次。“我的日常工作包括走访企业、动态更新一企一档,及时整合区里各项服务企业资源,并和伙伴们共同制定营商服务手册。每周,我们还要及时上报企业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对于街道层面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中小企业专业平台,向区相关职能部门求助。”她说。
服务专员的汗水,浇灌出中小企业的开枝散叶。在她的帮助下,一家服装公司解决了融资困难,申请到了政策扶持,员工数量在6个月内上升到约120人,还计划加大研发力度,通过低碳环保技术生产可回收可再生面料;老字号汪怡记茶叶公司则成功申请到了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并享受到了许多黄浦区的惠企政策……
记者获悉,2020年11月,上海正式启动全市中小企业服务专员队伍建设,全市范围内选设近6000名中小企业服务专员,覆盖重点企业9.3万余家。服务中心指导专员走访联络企业超31万家次,推送政策信息超68.5万次。上海还有506位志愿专家、195家园区工作站,累计举办活动1800余场,惠及企业47万余家。
图说:线下诉求接待台提供“一门式诉求”服务
将培育“小巨人”企业超700家
“上海已出台《上海市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通过分层分类管理,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本市已累计培育超过7000家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0家。”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副主任赵一表示。
同时,上海做大普惠金融,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实施中小微企业政府性融资担保贷款贴息项目,共支持中小微企业11199户(次),覆盖中小微企业政府性融资担保贷款规模489.71亿元。企业诉求办结率和企业满意率均超过90%,实现中小企业无分歧欠款化解率100%,50万元以下无分歧欠款清偿率100%。保障电力供给,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为重大产业项目、民生工程等快速开辟绿色通道。
赵一还表示,今年上海将在创新发展、数字化转型、大中小融通、融资、发展环境等方面做好中小企业的支持工作。培育更多优质中小企业,对入选国家级、市级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奖励全覆盖。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推进周活动,发布区域数字化发展指数,打造数字化服务专员队伍。构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梯度培育体系。
据悉,到今年底,上海将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2万家以上、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00家以上。
新民晚报记者 金旻矣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998541.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