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曹赟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日前,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浦东法院)通报了该院破产审判庭成立一周年的审判工作情况,发布《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关于办理破产适用浦东新区法规的实施规则(一)》和5起典型案例。
数据显示,浦东法院2022年全年共受理破产、强制清算及其衍生诉讼案件864件。其中,破产类案件占41.1%,强制清算类案件占54.6%,涉及债务人或被申请人注册资本76.6亿元,确认债权总额38.9亿元。
报告分析,破产案件中,近8成由债权人申请,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至5000万元的最多,全年已审结案件清理债务共38.3亿元;强制清算案件中,申请主体以股东为主,注册资本在100万元至500万元的企业最多。
破产企业以民营小微企业为主,抗风险能力较弱;强制清算企业以国有“僵尸企业”为主,传统行业数量多。同时,衍生诉讼案件中,涉股东出资类纠纷多发,撤诉调解率较高。
2022年1月1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完善市场化、法治化企业破产制度若干规定》正式施行,1月7日浦东法院破产审判庭即挂牌成立。2023年2月1日,浦东新区发布首批引领区改革创新案例,浦东法院《创新企业破产府院协调和破产审判机制》入选。此前,浦东法院已与区政府共同制定实施方案,建立由16个部门共同参加的府院协调机制,全方位护航营商环境建设。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996262.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