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奕(重庆大学)
近日,ChatGPT持续走热,在社交平台上掀起一股人工智能的浪潮。ChatGPT是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开发的一款聊天机器人程序,能够与人类进行互动交流,甚至可以撰写论文和新闻评论。百度随即推出基于文心大模型技术的生成式对话产品“文心一言”,计划于3月向公众正式开放。截至2月15日,已经有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等117家媒体机构宣布成为百度“文心一言”首批生态合作伙伴,“AI+广电”战略转型或将迈出重要一步。(2月15日 广电头条)
作为人工智能算法迭代下的新一轮技术产物,ChatGPT的算法技术具备较强的理解与学习能力。相较于此前推出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在智能化程度上大幅提升,提升了人机交互的便利性,在提高人类工作学习效率方面的作用也充分展现。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展现出巨大的商业化发展潜力,人工智能正以不可逆转的迅猛之势驱动新闻业变革,人工智能技术逐步渗透到信息采集、新闻生产、信息分发等环节,对新闻采编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新闻传播生态的重构变得极其重要。
除了聊天机器人,AI主播也颇受关注。情人节当天,“不断壮大”微信视频号直播间用AI引擎Quantum Engine进行了一场主题为《和AI一起过情人节》的线上24小时直播测试,AI主播的对话内容、针对时事热点的评论、声音(英语)及中文字幕翻译均由AI引擎实时生成。在这场别出心裁的直播中,不同的AI主播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知识储备,共同展现出极强的时间意识、任务意识以及捕捉热点的能力,让观看直播的上万名网友感受到AI能力的强大。
大众狂欢之后,终将回归理性。人工智能技术的自动化、高效率、实时数据处理能力、无休止工作能力等特点,使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随着智能技术发展,人工智能会取代媒体从业者吗?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伦理问题应该如何应对?智能技术面前,人类的价值该如何体现?诸如此类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不过,就人工智能应用于传媒业的现状来看,人工智能暂时无法彻底“解放人类的双手”。一方面,人工智能虽能很好地应付机械化重复性工作,理性地处理复杂问题,但其创造力缺失,在处理直觉、想象、联想、猜测、灵感等非理性问题上的能力非常有限;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深度体验人类复杂情感的能力,人工智能所创作的新闻作品在思想性和情感表达上始终不及人类。因此,人工智能暂时无法取代那些需要情感、创造力、自主能力与文化底蕴的新闻实践工作,而这些恰恰是媒体从业者的核心竞争力。
智媒时代,人机互补式共生,不失为一条平衡人机关系的路径。作为捍卫新闻真实的主体角色,媒体从业者必须在新闻传播领域保持主体性,提升专业化程度与职业素养,深耕于新闻价值的阐释与深层次内容的挖掘,体现新闻作品的深度、广度与高度,彰显专业媒体的专业性、权威性、公信力,发挥价值坚守与舆论引导功能;作为推动理性沟通的辅助角色,人工智能应充分发挥在信息存储、数据处理与计算分析方面的优势,将人力与算法相结合,提高新闻生产效率与传播效果。此外,明确人工智能应用的道德边界与伦理规则,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向善”发展,也尤为重要。
科技发展的浪潮势不可当,终有一天人工智能将深刻嵌入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感受每一秒喜怒哀乐,始终怀有好奇心,始终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我们都是AI无可替代的个体。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的时代,期待人机互补式共生成为传媒业新常态。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990962.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