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用我的脸去赚钱?“AI换脸”引发肖像权纠纷,区块链取证技术起了关键作用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黄伟芬 通讯员 温钟法

“AI换脸”很多人都玩过,用户只需要上传照片,就能秒变视频中的主人公。但需注意的是,技术在便捷日常生活的同时也潜藏着法律风险,一不小心,可能会引发侵权问题。

日前,温州市平阳县人民法院就审理了一起因“AI换脸”引发的肖像权纠纷。

冯某是知名博主,有一定的粉丝受众群,日常会在“抖音”等网络平台发布系列短视频作品。

2022年8月,冯某发现某科技有限公司在其研发的视频生成器APP上,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自己的原创视频,并制成“融脸”视频模板,提供付费会员使用。

用我的脸去赚钱?“AI换脸”引发肖像权纠纷,区块链取证技术起了关键作用

▲涉案APP相关视频的付款界面

冯某认为,某科技有限公司在未与自己达成书面或口头授权协议的情况下使用自己的肖像视频,且目的明显带有商业盈利、宣传的属性,已构成对自身肖像权的侵害。

冯某随即使用区块链取证技术进行电子数据存证并以侵犯肖像权为由将某科技有限公司诉至法院。

后经法院调解,某科技有限公司当庭对未经同意使用冯某原创视频的行为进行道歉,并支付冯某赔偿款3000元。

法官说法:

新兴技术的出现给公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与便利,但也正是因为其新颖性,易让使用者在使用方式及目的上“误入歧途”,触碰“法律红线”。这就要求使用者谨慎自律,对法律常识和公序良俗有底线意识,让技术工具在合理合法的用途和目的上使用。

法官还提醒,鉴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交互性和快速传播性,被侵权者一旦涉诉,要及时提交损失证明或与侵权损害后果相关的证据,如商品交易量、文章阅读量、侵权持续时间等,在侵权行为发生时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存储电子数据及时留存证据,最大限度保障自身权益。

所谓区块链存证简单而言是指利用区块链技术将电子数据存储在区块链上,与传统的公证、存证、第三方存证形式相比,具有防篡改、防损坏、防丢失等优点。

需要注意的是,区块链取证必须取自加入正规、可信联盟链的存证机构。识别方法在于,要确定这个联盟链的节点上是否包括司法机关、政府机构、公证机关等。另外,要根据待证事实,择取适合的存证机构,以便捷高效完成取证。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用我的脸去赚钱?“AI换脸”引发肖像权纠纷,区块链取证技术起了关键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984942.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0)
钱江晚报的头像钱江晚报
上一篇 2023年2月4日 上午9:53
下一篇 2023年2月4日 上午10:54
198抢自链数字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