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媒体滚动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一直以来,坚守“人民邮电为人民”初心的通信业坚持在改善当地民生、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润物无声的基座作用。特别是有了5G等新一代信息通信科技的加持之后,这种作用更是得到了充分发挥。1月12日,《人民邮电》报“新春走基层”记者奔赴福建宁德,上渔排、进工厂,一线采访了智慧海洋、智能工厂等许多鲜活的案例,不仅了解了5G赋能行业的巨大能量,更深深地被通信人在幕后的勇毅与笃行所感动。
5G精品网实现海域立体覆盖
在宁德三都澳密密麻麻的渔排中,有几处渔排与众不同,上面每隔几口水塘就有一个摄像头,据了解,这些就是福建移动与华为共同打造的5G﹢视频回传示范渔排,利用5G网络的容量优势,实现渔排高清视频监控画面实时回传,满足渔民对渔排看护的需求;同时基于移动云平台视频AI能力,通过电子围栏和防落水等功能,满足渔业人员安全生产和防盗预警等需求。
“以前出海时,信号差、网络差!”“晚上要顶着寒风在渔排上巡视。”“电视信号收不到,工作单调无法吸引年轻人。”常年在渔排上生活的渔民告诉记者,自从渔排安装了5G摄像头,渔排的看护工作量减少了一大半,夜间的巡护工作轻松了许多。平常出海打电话信号好,发朋友圈、看小视频速度快,娱乐生活也多了,对比以前天一黑耳边只有单调的海浪声,现在海上生活精彩多了。
这片海域还有中国移动唯一的海上营业厅——三都营业厅。据在这个营业厅工作19年的营业员、集团劳模陈巧玲介绍,这个营业厅服务着三都澳渔排上的近万名群众,为沿岸、沿海的渔民和村民搭起了一条条海上连接通途,提供了数字时代生活、学习、娱乐等各种便利。近年来,营业厅更是积极把握直播风口,通过5G网络信息化手段助力海产品销售,开展海上直播带货活动,帮渔排养殖户销售鲍鱼、大黄鱼等闽东特产,通过直播将渔排上最新鲜的海产品送到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手上,为这里的渔业发展插上了信息化翅膀。
无论是5G﹢视频回传、远海通信还是视频直播,背后离不开一张高质量的5G精品网。在通信领域,海面覆盖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场景,对广覆盖能力有极高的要求,而700M具有覆盖能力强、衰耗小、覆盖距离远的特点。福建移动和华为以700M频段为基础,通过700M﹢2.6G﹢4.9G多频协同及MetaAAU、SUL、超远覆盖等创新技术,完善福建离岸50km以上海域5G信号连续覆盖,实现“沿海体验优、近海信号稳、远海呼得着”,打造了海上信息化高速公路。通过打造5G立体覆盖网络,一网多用,面向toC、toB、toG等全业务场景,满足近海养殖区、近海作业、海上作业船只进出、近海旅游航线及海事巡航、海上风电场运维等通信需求。除已建成的5G应用成果外,福建移动还在积极对接各行业主管单位,推动“海上风电”“智慧海上社区”“深海智慧养殖平台”“海上走私稽查”等5G﹢智慧海洋应用落地。
全国最大5G专网为新能源打造极限制造基座
众所周知,5G除了给toC端消费者带来代际的体验提升之外,它的更大能量在于toB端赋能工业制造。而宁德时代公司作为新能源领域的一匹黑马,迫切需要各种先进技术提升先进制造水平。5G遇上宁德时代,可谓天作之合。
眼下,在中国移动、华为等伙伴的支持下,宁德时代已建成全国覆盖面积最大的5G企业专网,总覆盖面积超500万平方米,横跨福建、江苏、四川等6省份8市47个厂区七大基地,是全国网络覆盖面积最大的企业5G专网,也是国内首次规模商用5G风筝方案,实现了最高安全等级的5G专网。同时它也是中国移动5G专网平台的首次全国性应用,实现了企业5G专网的全面监管共维。借助这张“巨轮级”5G企业专网,宁德时代构建了以5G为基础的工业互联网架构,依托其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技术特点,解决了极限制造的业务痛点。
走进宁德时代湖东工厂生产线,可以清晰地看到许多5G应用正充分融入生产——工厂生产间内,数以百计的AGV智能小车穿梭运送物料,井然有序地错身运行;机器运转的同时,工程师佩戴AR/VR眼镜,远程指挥生产现场;5G﹢超高速运动全量视频流AI质量检测高效“值守”,实现无延迟采集传输,将数据准确传递至AI服务器并反馈结果……这些场景,正是依托5G网络得以实现的全流程自动化作业。5G作为工业互联网的关键使能技术,正在为宁德时代的智能化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如今,乘着5G东风的“智慧海洋”产业效应正成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5G打造的极限制造基座也开始为我国工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贡献澎湃力量。多少通信人的筚路蓝缕,终于让5G跨山越海,不断惠民兴业。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983969.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