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颖 甘南
2023年,烟火重燃,中小微企业是扩大内需、保障就业的坚实基础。来自新闻出版界的市政协委员、界面·财联社副总裁兼蓝鲸财经总裁李武建议,应细分行业、精准施治,让各项纾困政策惠及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
市政协委员、界面·财联社副总裁兼蓝鲸财经总裁李武 甘南 摄
李武说,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减轻疫情防控对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影响,去年以来北京市有针对性地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提振信心,加快恢复发展,为企业发展留出空间。
“经济发展不是开汽车,踩一脚刹车就停,加一脚油就走。”李武说,中小微企业可能面临着企业出资人、创始人信心不足,现金流枯竭,行业选择以及裁员优化仍将持续等问题。
李武建议,提振“市场信心”,各委办局尤其是面向企业服务的部门应该加大稳企、留商的服务型宣传,让中小微企业切实了解、知晓并且会用各种助企政策,要增加基层企业座谈,走进企业聆听反馈。他还建议,要细化政策、精准施治,针对各级政府出台的减免税、减费和鼓励、优惠等一系列政策,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获得感不够,应出台具体政策,不一定搞大而全的十几条、几十条,应细分行业、精准施治、注重实效、跟踪落地。
此外,在中小企业的用工需求大幅度缩减的情况下,应建立就业引导基金,加大生产企业招聘大学生资金补助和减免政策,助力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978945.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