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便利中小微企业融资 国常会部署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

3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的举措,听取关于优化房地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情况的汇报,审议通过《国际邮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靠港补给的规定(草案)》。会议指出,建设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是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对于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意义重大。要立足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的定位,加强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的统一规划、优化整合和信息共享,并与现有征信体系等做好衔接。要以推进平台建设为契机,加快完善数据的权属、安全、交易等基础制度,夯实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的制度基础。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缺数据、缺征信、缺担保等“三缺”现象,这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重要制约因素。“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融资增信、风险分担、信息共享等配套措施,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研究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是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举措。”董希淼说,应以此为契机,加快建设全国性或区域性中小微企业信息共享平台,免费提供给金融机构使用,一方面弥补企业信用数据较少等不足,降低中小微企业“三缺”对融资的影响;一方面提升金融机构产品创新和风险防控能力,进而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实际上,相关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已经在推进之中。今年1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的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正式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发布消息称,将完善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功能,持续提升信用信息共享广度和应用深度,深化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务实合作,增强金融服务中小微民营企业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深入推进“信易贷”工作,发布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指导地方统筹建设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推动全国平台与地方平台深度联通,形成全国一体化平台网络。董希淼还建议,应优化融资增信体系,完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这将提高中小微企业承接金融服务的能力,也将增强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意愿和能力。为此,应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银行、政府各方责任共当和损失分担机制,如不断完善政府主导的融资担保体系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信贷担保体系,建立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基金,并推动担保费率逐步降低。同时,应构建和完善针对中小微企业的征信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提升中小微企业信用基础水平,改善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信用环境。(记者 张莫 北京报道)编辑:李会平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093970.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0)
新华社客户端的头像新华社客户端
上一篇 2024年3月23日 下午9:14
下一篇 2024年3月24日
198抢自链数字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