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工智能产业升温 各地支持政策密集出台

本报记者 曲忠芳 李正豪 北京报道

“到2025年,北京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持续保持10%以上增长,辐射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近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这样的工作目标,随后,《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对外公布。

紧接北京之后,《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也于近日出炉,该方案明确提出“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和应用。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作用,统筹整合基金资源,形成规模1000亿元的人工智能基金群”。

除了北京和深圳之外,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于6月1日就《成都市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社会意见。而5月30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上海市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将人工智能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列入“加大民间投资支持力度”的三大产业。

不难看出,当人工智能新一轮产业竞赛持续升温之时,各地鼓励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利好政策也密集出炉。《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最新地方政策文件中均重点提到了算力端发展,加大算力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同时强调了人工智能的高质量发展,拓展AI创新应用场景的深度与广度。多名来自AI产业的人士也向记者表示,国家及地方出台的多项AI产业支持政策将给产业发展带来助推力,更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

强调算力端发展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发展的三要素是算力、算法和数据,如果说算法是AI的“引擎”,那么数据是AI的“燃料”,算力则是AI的“基建”。平安证券研报指出,大模型时代,数千亿量级的参数规模将带来算力需求的指数级增长。IDC预计2022—2026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52.3%,体现了大模型的应用对算力的巨大需求,夯实数据、算力等人工智能底层基础的工作刻不容缓。

记者注意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出台的政策举措中均提及了算力端发展。《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人工智能算力布局初步形成,国产人工智能芯片和深度学习框架等基础软硬件产品市场占比显著提升,算力芯片等基本实现自主可控。人工智能算力资源并网互联,推动基础软硬件实现高质量自主可控。

针对如何提升算力资源统筹供给能力,《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了三方面的举措:一是组织商业算力满足紧迫需求,与云厂商加强合作,加快归集现有算力,提供多元化优质普惠算力;二是加快推动海淀区、朝阳区建设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支撑千亿级参数量的各类大模型等;三是建立统一的多云算力调度平台,优化提高环京地区算力一体化调度能力。

《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提出“强化智能算力集群供给”,所谓“集群供给”涵盖建设城市级智能算力平台、打造大湾区智能算力枢纽、建设企业级算力平台三个层面。值得一提的是,该行动方案提出的总计十八条举措,每一条后都明确标明了具体的责任部门。

与深圳类似,《上海市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同样明确了措施落地的责任单位。“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新型基础设施”由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经济信息化委、规划资源局、财政局、教委、科委、国资委及大数据中心负责。文件提出,延长新型基础设施项目贴息政策执行期限至2027年年底,提供最高1.5个百分点的利息补贴。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专项等引导作用,支持民营企业广泛参与数据、算力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补需方”改革,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国有企业通过政府采购、租用等方式使用民间投资的数据储存和算力资源等。

高质量数据、创新场景应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促进AI发展的最新政策文件中也多处提及“高质量”,既指宏观层面的方向把控,又细化到AI要素的要求。

《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提出“培育高质量数据要素市场”。要求到2023年年底前出台公共数据开放管理办法、公共数据资源目录,制定公共数据开放计划。搭建全市公共数据开放运营平台,建立多模态公共数据集,打造高质量中文语料数据,利用隐私计算、数据安全流通等技术,将教育、医疗等行业的数据与企业数据融通使用。

无独有偶,《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强调“提升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能力”,要求归集高质量基础训练数据集、谋划建设数据训练基地、搭建数据集精细化标注众包服务平台。

《成都市关于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实施人工智能数据资源汇集行动。支持企业自主或联合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建设通用人工智能训练数据集、标准测试数据集以及行业专业数据集等,实施“数据合伙人”计划,每年遴选销售额与销售量综合排名前五的数据集建设单位,纳入智慧蓉城场景实验室,共同开展重点领域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一位来自某大数据上市公司的高管告诉记者,各级地方政府掌握着大部分的高质量、高价值数据,AI数据要素的开发与利用,自然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参与与引导,将产学研等社会各方力量调动起来,共同促进高质量数据的有效汇聚、开发及交易,推动人工智能向“通用”阶段发展。

AI技术发展的普惠价值在于赋能千行百业,因此地方政策文件中也强调了AI创新场景应用。《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重点提及了AI技术在政务服务、医疗、科学研究、金融、自动驾驶、城市治理等领域的示范应用。《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强调“打造全域全时场景应用”,推进AI+公共服务、AI+城市治理以及AI+千行百业的发展。

全方位部署:人才、资金、生态

为了推动当地AI产业发展,各地出台了众多的支持政策。

《成都市关于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列出了多项具体的奖励政策。比如“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围绕国产主流人工智能开发框架,研制AI芯片、开源函数库与工具包、中间件等,经评审择优,给予重点项目最高200万元经费支持”等。

《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从组织领导、资金保障、营造氛围、安全监管等四个方面建立了保障措施。尤其是强调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形成规模达1000亿元的AI基金群,鼓励AI企业在境内外多层次开展股权融资。

《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研究制定本市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引进、培养、服务政策措施,布局建设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升级和新建一批高质量人工智能产业空间载体。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支持长期资本、耐心资本面向人工智能芯片、框架和核心算法开展早期硬科技投资。持续做好人工智能企业挂牌上市培育工作。进一步加大政策创新和财政支持力度,全方位推动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发展。

中国工程院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刚在发布《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2023》报告时表示,近年来,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的发展,不仅表现为自主可控技术体系的形成,而且表现为应用领域广泛扩展。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化和产业智能化,多元异质创新主体的知识、技术重组和互补性创新中涌现的创新集群,是人工智能深科技创新的基本组织形态。刘刚建议,加速发展具有产业赋能能力的新型平台及其主导的产业创新生态、高水平规划和发展新型创新区、建设高度开放的创新系统推动与世界各国的技术合作、推动通用人工智能和专用人工智能的融合,是应对挑战和加快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战略支撑。

人工智能产业升温 各地支持政策密集出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044498.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0)
中国经营报的头像中国经营报
上一篇 2023年6月10日 上午3:03
下一篇 2023年6月10日 上午9:00
数字品牌中国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