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认证被称为企业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
市场监管总局“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已经持续了三年,在河北、山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6个省份开展首批区域试点,企业质量意识和企业质量绩效明显提升,与此同时,地方产业也在做优做强。
潮新闻记者了解到,浙江省以区域试点为契机,累计出台90多项政策措施,运用“浙江质量在线”“浙里检”“浙江绿色认证在线”等数字化应用平台,为127个行业1648家小微企业实施精准帮扶。在2022年度“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工作质量评估中,浙江省排名全国第一。
4月24日至25日,全国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区域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浙江上虞召开。作为全国首批区域试点地区,浙江上虞、德清、吴兴三个县(市、区)与广东、福建、河北等地的试点城市进行了经验交流。
上虞建立质量认证培育库
伞艺“产业大脑”助力企业转型
全球三把伞,一把崧厦造。
位于浙江上虞区的崧厦街道,有着1400多家制伞企业、18个伞业专业村,年产各类成品伞6亿把以上,年生产总值达120多亿元,是国内最大的伞业制造基地。
除了友谊菲诺、天玮雨具等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仍占崧厦制伞业的绝大多数,由于大部分企业采用代加工(OEM)的经营模式,低价竞争的问题长期存在。
近年来,伞件行业出现增速放缓的现象,在质量提升上出现瓶颈,其主观原因之一是企业经营管理粗放,自动化水平低,低端同质竞争严重。
上虞崧厦“中国伞城”。甘居鹏摄
“我们的产品有传统雨伞、广告伞、沙滩伞等,近年来也开始生产帐篷、天幕,已经占到一半。在向高端化品牌转型的过程中,质量的提升和管理特别重要。”浙江恒洋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树洋告诉潮新闻记者。
2021年开始,上虞区启动实施质量管理认证提升行动,在风机行业成功的基础上,着手开展伞件行业提升行动。
潮新闻记者从上虞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上虞区成立了伞件产业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建成上虞伞艺“产业大脑”并启用伞艺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建立起小微企业质量认证培育库,目前共有32家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累计参与制定10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伞件相关专利共594项。
此外,上虞区为小微企业质量提升量身定制了金融项目,精准推出“质量认证贷”“绿色认证贷”等专项贷款服务。
“参与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相关部门现场指导,对我们的产品质量提升有实实在在的帮助,也提高了生产效率。”韩树洋表示。
德清全国首创“质量管家”
吴兴分类分层管理童装企业
在推进会现场,浙江德清、吴兴也介绍了各自在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的经验。
地理信息产业是德清的特色产业,已培育了10多年,成为全国地信企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自从2018年承办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以来,德清地信产业驶上了快车道。
德清县市场监管局数据显示,目前已引进430多家地信企业,其中小微企业占比90%以上,形成了完整产业链。2022年,德清地理信息产业营收突破300亿元,增长15.3%。
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会址。图源:新华社
2022年以来,德清县运用“四融法”(融汇质量提升要素、融构质量定位画像、融合质量控制体系、融入质量交流合作),推动地理信息小微企业提质升级,打造了服务小微企业质量提升的特色品牌。
在融汇质量提升要素方面,德清迭代升级全国首创的“质量管家”服务模式,创新推出线上“一站式”服务平台,形成基础数据库,构建认证认可、标准化、知识产权、质量品牌等13大服务应用场景。
在德清隔壁的吴兴区,以童装产业为富民支柱产业,占据国内市场份额超过2/3,是浙江省最具活力的块状经济特色产业之一。
吴兴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吴兴通过健全机制、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优化服务,已精准帮扶辖区内220家重点童装企业,根据不同类型、质量层次,创新探索“三分法”质量管理体系。
目前,已有3663家童装企业(A类28家、B类279家、C类3356家)纳入“三分法”质量提升管理。
与上虞伞业“产业大脑”类似,吴兴区也在建设童装“产业大脑”。通过产业大脑,吴兴将最大限度减少童装企业转型成本,推动数字化转型,深受小微童装企业欢迎。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027475.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