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AI中场战事:科技巨头竞相入局 中国公司如何突围

本报记者 郭冀川 见习记者 刘霄引 张斐斐
全球人工智能竞赛已经打响。3月15日凌晨,海外公司OpenAI新一代大型多模态模型GPT-4如期发布,这款产品不仅能接收文本输入,还可以响应图片,甚至兼具推理能力,快速的迭代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成熟度,让更多的行业看到人工智能商业化的无限前景。
几乎同时,中国企业也纷纷发布AIGC产品进展。3月16日,三六零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计划近期推出一系列类GPT的应用产品。当日晚间,昆仑万维回复深交所关注函称,公司和奇点智源合作开发中国版类ChatGPT,预计今年内发布,并且会将代码开源。
3月17日,万得ChatGPT指数一路走高,涨幅达到5.87%,至此该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达到57.67%。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已经开启新一轮科技革命,那么中国企业应该如何把握住时代的脉搏?
本土化AIGC成长空间巨大
相较于ChatGPT等海外AIGC产品,市场普遍认为,中国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数据支撑,本土化的AIGC产品成长空间巨大。
在北京数规科技中心主任刘玉书看来,中国企业在通信、计算机、互联网、制造业等领域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技术积累,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以及广阔的市场应用空间。
“海外企业在技术研发上更为成熟,相较而言,国内企业在AIGC布局上具有本土优势,国产大模型可以更好地适应中文语言和文化特点。”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对记者表示。
事实上,中文语言大模型已经落地,类ChatGPT产品陆续推出。《证券日报》记者体验使用了相关产品,发现普遍已经达到了GPT-2的水平,可以进行聊天、续写、编故事、生成图片,但语言处理和模仿能力仍与ChatGPT有1-2个代际的差距。
一览科技创始人兼CEO罗江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球范围内的大模型领域,其他所有公司的技术水平都与OpenAI存在巨大差距。“我国的AI研发起步并不晚,在NLP、图像识别、语音识别以及AIGC等领域,表现可圈可点。如果坚持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大约两年时间,我国有望做出类GPT-3.5,甚至接近GPT-4水平的大模型。”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内一些AIGC研发公司投入不足,使得大模型很难实现复杂指令。“无论是从发展前景还是从未来布局的角度看,都不建议科技公司一窝蜂去做大模型的研发,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与产业的结合。”
场景应用处于爆发前夜
机构对AIGC产业寄予厚望。太平洋证券分析称,AIGC在各行各业应用场景快速落地,高应用价值下AIGC有望成为数字内容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全新动能。独立咨询公司Gartner预测,2023年将有20%的内容被生成式AI所创建;2025年生成式AI产生的数据将占所有数据的10%(目前不到1%)。东吴证券预计,AIGC在内容生成中的渗透率将快速提升,应用规模快速扩增,预计2030年AIGC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人民币。
当前AIGC已经率先在传媒、电商、影视、娱乐等数字化程度高、内容需求丰富的行业取得阶段性发展,投资潜力也逐渐被市场认可。业内人士认为,AIGC凭借“大算力+强算法+大模型”的“基础设施即服务”模式,或将成为赋能千行百业的新平台,更将提供一个生态级的创业机会窗口。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AIGC带来的不仅是内容形态和产出模式的革命,其与娱乐、医疗甚至一些工业应用场景都有结合点,交互式内容生产与垂直类赛道的深度融合,让内容IP的价值链进一步延展,变现端口更加多元。”
以神州数码为例,其自研的人工智能产品已经在内测AIGC版本。神州数码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公司产品在数据治理、知识萃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以医药行业场景为例,AIGC版本的Jarvis可以自动理解相关政府部门对新品的审评补正意见,并自动从医药企业内部知识库中提取相关知识,完成相关材料填写,极大提高药企工作效率。”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此前的决策式AI模型,是根据已有数据进行分析、判断、预测,典型应用为内容的智能推荐(短视频)、自动驾驶等;而生成式AI更强调学习归纳后进行演绎创造,生成全新的内容,本质是对生产力的大幅提升和创造,已催生了营销、设计、建筑和内容领域的创造性工作,并开始在生命科学、医疗、制造、材料科学、媒体、娱乐、汽车、航空航天进行初步应用,为各个领域带来巨大的生产力提升。
当前,三六零、携程、爱奇艺、科大讯飞等公司都在积极推动基于AIGC技术的产品开发。产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应用角逐,不仅加速各行业应用与AIGC技术结合进程,还激发了资本的热情。
中泰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冬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一级市场对AIGC公司的投资热情明显升温,如人机交互机器人、智能投研、智能量化交易工具等产品具有更高的智能化水平、更清晰的商业化路径,因此得到资本的青睐。
“AIGC带来的是生产要素的改变,将带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步入全新阶段,各企业将融入此类技术并结合自身场景优势从而实现新一轮产业创新与升级。”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首席数字经济学家陈晓华对记者表示,AIGC有望率先在传媒、影视娱乐、数字营销以及电商等领域取得发展,在落地进程中与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技术联动发展。
智能算力需求庞大
智算时代下,企业面临智能算力短缺、AI开发全流程复杂、AI产业落地工程化困难等诸多挑战。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对记者表示,AIGC对于算力的需求已经在硬件领域有了体现。近期高性能GPU芯片短缺,硬件采购成本不断上升,因此国内企业也越来越重视打造从云端训练到终端响应的全套AI芯片生态体系。“百度、阿里等企业纷纷自建数据中心,在开发AIGC技术的同时,合作开发相关GPU芯片,就是要降低硬件采购成本,最终目的是降低算力成本。”
业内人士认为,智能算力在提升国家、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算力基础设施方面,有‘东数西算’工程提升算力能级,顶层设计方面,由国家数据局统筹全国算力布局,我国有望逐步形成梯度错位发展的算力供给格局,推动全国数据中心一体化发展,大幅降低算力的使用成本,也使AIGC等技术的发展不受限于高昂的算力成本。”
AIGC狂热的背后,数据安全、数据隐私等问题也引发市场担忧。
“AIGC既可以作为生产工具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用于造假。”王冬伟表示,利用AIGC技术可以伪造信息、生成相应的攻击代码、恶意软件代码、垃圾邮件等,将技术用于非法途径。
面对新的机遇,相关领域上市公司纷纷行动起来。启明星辰工作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重点加强了数据安全产品的布局,包括数据要素化安全、大数据AI安全分析、涉云网络安全、工业数字化安全等,已经在数据安全板块,有全生命、全周期角度的系列防护产品。信安世纪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公司的产品在安全上侧重个人隐私、数据库安全、传输安全、身份鉴别等。

AI中场战事:科技巨头竞相入局 中国公司如何突围

GPT-4 Office全家桶发布
多家云办公上市公司已有AIGC相关布局或计划
本报记者 李乔宇
美东时间3月16日,微软宣布,GPT-4全面接入微软Office全家桶。据介绍,公司推出Microsoft 365 Copilot,该产品由OpenAI最新推出的GPT-4模型驱动,将适用于Word、PowerPoint、Excel、Outlook这些微软热门的Microsoft 365商业软件。
业内人士认为,Copilot的发布意味着办公方式将出现新一轮的变革。据微软介绍,Copilot的功能比简单地“将OpenAI的ChatGPT嵌入到Microsoft 365中”更强大。
“我已经迫不及待了”,谈及Copilot,北信源副总裁杨华告诉记者,作为云办公行业的从业者,在得知Copilot发布后,他期待能够尽快成为Copilot的用户并对其进行研究。
杨华告诉记者,Copilot能够编写文档,绘制PPT并不令人意外。从商业层面来看,微软原本就对OpenAI有所投资,因此微软在核心产品领域有相关创新符合预期;从技术层面来看,OpenAI此前发布的GPT-4已经能够处理跨模态的开放任务,为传统办公软件赋能亦在其能力范围之内。
在杨华看来,基于移动办公的经验,可以预见Copilot等相关产品所能够提供的功能并非仅是文档编辑,快速成文、快速制表、快速制图能够涌现出很大的想象空间,不排除涌现出新的相关产业。
“人工智能将革新办公方式一定是趋势,且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北京瑞莱智慧科技有限公司高级产品经理张旭东告诉记者,“我认为未来Copilot还会与Windows深度结合,将会更完整、彻底地改造我们的工作流程。”
在Copilot引发热议的同时,3月17日,云办公概念股表现活跃。当日,云办公指数上涨5.85%。个股方面,彩讯股份涨17.12%;维海德上涨16.53%;亿联网络上涨15.85%;金山办公上涨15.45%;致远互联上涨14.86%。
与此同时,有用户追问相关上市公司是否会跟进。对此,多家云办公上市公司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有将AIGC融入办公工具方面的布局或计划。
金山办公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旗下的WPS已有AIGC相关布局。公司将重点布局该领域,持续赋能企业客户数字化转型。
另有不愿具名的云办公上市公司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公司正在研究将AIGC技术与公司现有的产品进行结合的可行性,可能实现的场景包括基于文档生成智能摘要,文档内容智能搜索及给出修改建议等。
杨华亦告诉记者,北信源也希望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将新的生产工具引入到信源密信产品中来。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也存在数据安全等问题。杨华表示,在办公场景中使用人工智能需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是安全问题,用户在使用生成型人工智能的时候,往往需要提供日常办公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但人工智能尤其是GPT-4需要依赖巨大的模型处理,提取内容需要上传云端,这就意味着内容的安全性难以得到充分保障;第二是人工智能参与深度的问题,在人工智能提供的内容中,很有可能掺杂误导性内容,在办公场景中,这些误导性内容有可能引发真金白银的损失。
张旭东亦表示,AI很有可能会出错,会被误导,甚至可能会被用作非法目的。张旭东建议,从监管的角度看,可制定严格的监管体系、建设相应的监管工具来保障合法合规。从技术提供方的角度看,需要严格遵守数据安全法、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等法律条件,真正重视安全问题。从用户的角度看,要了解AI是会犯错的,严谨审视AI输出的结果。

AI中场战事:科技巨头竞相入局 中国公司如何突围

当AI科技照进现实
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谢若琳
新一轮生产力革命悄然到来。本周,OpenAI发布了功能更为强大的多模态大模型GPT-4,国内多款类ChatGPT产品也陆续发布,AIGC“战火”愈演愈烈。
从GPT-4展现出的多模态能力、推理能力、视觉能力来看,多个行业生态即将被重塑,其中金融被视为最先落地的场景之一。智能投顾、金融咨询、监管合规等方面已经有迹可循,OpenAI在官网上列举了多个GPT-4的使用案例,其中摩根士丹利将运用AI技术,优化其财富管理咨询流程。
从算法推荐到内容生成,可以说,AIGC当前站在新一轮内容和投资的起点上。笔者认为,奇点临近,大规模商业化已经可期。
一方面,从顶层设计向应用侧迈进是所有新技术的生命脉络。生成式AI产品作为AI技术发展的分水岭,在生态融合上已经迎来爆发期,金融、电力、智能汽车、视频平台等多个场景介入AI生态系统已经初具雏形。以搜索引擎为例,2月8日,微软推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新Bing”搜索引擎和Edge浏览器,大获成功。近日,微软消费领域首席营销官YusufMehdi透露,新Bing每日活跃用户已突破1亿,比新版发布前增加了6倍,活跃用户中有大约三分之一是新用户。
另一方面,基于摩尔定律,算力提升的同时有望不断降低模型训练及运维成本,降低技术底座开发门槛。举例来看,近日,OpenAI宣布ChatGPT成本降低了90%,因此面向用户大幅降价。可以预期的是,随着投入量的增加,实现边际产量递增,边际成本递减。生成式AI产品势必走向物美价廉的阶段。
风口已至,计算浪潮奔涌而来,在前景向好的大背景下,关口前移,建立数据安全防护墙也至关重要。尤其是当AI技术逐渐完善,它既能成为生产力进步的有力抓手,又易沦为黑产犯罪的工具。奇安信威胁情报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1月份-10月份,超过950亿条的中国境内机构数据在海外被非法交易,其中有570多亿条是个人信息。
因此,如何确保数据存储、计算、流通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大前提。笔者认为,应坚持顶层设计与产业发展齐头并进,在《网络安全法》的基础上,细化风险与责任分析体系,确立安全问责机制。同时,监管部门可开展常态化监查工作,安全领域企业协同发力,构建全流程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此外,还要强化法律法规、网络安全的宣传,提升全民数据安全意识。
尽管存在诸多安全挑战,但技术的脚步始终向前。可以预期的是,只要坚持严规范和促发展两手并重,AIGC将引发新一轮多产业的生产力变革。
图片 | 站酷海洛
制作 | 刘睿智

AI中场战事:科技巨头竞相入局 中国公司如何突围AI中场战事:科技巨头竞相入局 中国公司如何突围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收录或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芒果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gcj.net/1003553.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0)
证券日报的头像证券日报
上一篇 2023年3月18日 下午5:27
下一篇 2023年3月18日 下午10:56
数字品牌中国行

相关推荐